汉武帝逐渐衰老。一天,他在宫中照镜子,看到自己满头白发,形容槁枯,便闷闷不乐起来。他对身边的侍从说:“看来,我终究终免一死。我把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百姓,也算不错了,只有一事不放心,不知死后‘阴间’好不好”。东方朔回道:“阴间好的很,皇上尽管放心去吧!”汉武帝大惊,连问;“你怎么知道?”东方朔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如果那里不好,死者一定要逃回来的,可它们却没有一个人逃归,所以那边肯定好极了,说不定是个极乐世界哩!”汉武帝听后大笑,满面愁容顿时消去。
东方朔的妙论实际上是一种数学逻辑,不禁令人想到数学界中极有名气的理发师悖论。某村规定“自己不能给自己理发,所有的人必须由全村惟一的理发师理发,不得有犯。”那么理发师的头发该由谁去剃?若别人去理,违反了村里规定;如果自己理,还是违反了规定。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无法对待。看来,逻辑妙题并非西方人独有啊!
有人梦见自己在和上帝对话。“伟大的安拉,在你眼里,1000年意味着什么?”上帝回答说:“只不过一分钟罢了。”那人又说:“大慈大悲的真主,请告诉我,10万金币意味着什么?”“一个铜板罢了”“至高无上的真主,请您恩赐我一个铜板吧”!上帝说:“也好,那就请等一分钟吧!”这意味着这位“贪财”之人得等上足足1000年。
在中国传统民间资料也有类似的寓言。一位聪明的媒婆正在称赞某位姑娘的人德、品俱佳,心直口快的小伙子说:“那位姑娘我见过,好象有一只眼睛是瞎的?”媒婆忙说:“那好哇,别的男人就不会和她挤眉弄眼!”“听说她是个哑吧?”挺好的呀,她不会叽叽喳喳,多嘴多舌。“有人说她好像有一只手不听使唤!”“是个很大的优点,她不会偷鸡摸狗。”“据说她有只脚不大会走路?”“她更加老实本份,不会惹是生非!”“她很矮!”“可省衣料!”……
一位数学家兼电脑学家读了这则寓言后,竟想出一则有趣的题目,这位数学家来自德黑兰,就是20世纪60年代,创造模糊数学的大师洛德菲?札德。我们知道0,1,2,3,4,5……9个10个数构成不重不漏的基本单位。这位数学家,想到10位数字可以由5位数的平方算出。也就是把12,3,4,……分成两组,构成2个5位数,使两个5位数的平方的和结果是由0,1,2,3,……9这10个数字构成,不重不漏的10位数。如果单凭人力,想把“十全十美”的数搜查出来,无异于大海捞针,好在我们有了电脑,经过一番努力,有人利用电脑达到了目的,看下面:
573212=3285697041
609842=3719048256
可见数学思维不仅体现在数学领域,还渗透在文学故事中。
科学家趣闻轶事集锦:
物理学家卢瑟福(1871-1937)的实验室里有一个学生非常用功。一天晚上,卢瑟福碰到他,就问:“那么你白天也工作吗?”这个学生自豪地回答说,“没错”,以为自己会得到表扬。卢瑟福却吃惊地问,“但是你什么时候思考呢?”
匈牙利血统的数学家埃尔德什与不知多少人共同发表过数学论文,但是未必与他们见过面,而是通信来往。或者,即使见过面,他也未必记得住人。有一次,他碰见一位数学家,就问他是哪里的人。那人说,“温哥华”。埃尔多什说,“是吗,那么你一定认识我的好朋友埃利奥特. 门德尔松”。那人说,“我就是你的好朋友门德尔松”。
一次,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学生在走廊里堵住匈牙利血统的美国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呃,对不起,诺伊曼教授,能不能请您帮我看一道积分题?”“好吧,小伙子,只要是能很快做出的题。我可忙得很啊”。“我做这道积分题有些麻烦”。“让我看看。”(看题)“答案有了,小伙子,是2π/5”。“我知道答案,先生,答案在题的后面。不过我不知道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好吧,我再看看。”(看题)“答案是2π/5。”学生有点不知所措,“呃,先生,我――知道――答案,就是不知道怎么推导出来。”“小伙子,你到底要什么?我已经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出这道题了”。
艾尔伯特.爱因斯坦会拉小提琴,有一次他参加排练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可是,进入第二乐章时,他连续四次都出错。此时大提琴手抬头看他一眼,说,“你的问题呀,艾尔伯特,就是不会数数。”
一天,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1803-1873)看到自己的助手无比兴奋地跑来了,说刚刚发现了万能溶剂。李比希问,“什么是万能溶剂呢?”助手说,“就是能溶解所有东西的溶剂”。李比希说,“那么,你把这个万能溶剂储存在什么地方呢?”
19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费希尔一次遇见小说家赫尔曼. 苏德曼,苏德曼感谢费希尔发现了佛罗拉(一种安眠药),“你知道,它的效力太强了,我简直不用服药,只要看一眼放在床头柜上的佛罗拉,就足以入睡。”费希尔说,“太巧了,我要是睡不着了,我就拿起你的一本小说。事实上,我只要扫一眼放在床头柜上的任何一本你的美妙的小说,就足以倒头便睡。”
德国著名物理化学家能斯特(1864-1941)开发出一种电灯,称为“能斯特灯”,这项技术产品的销售为他带来一大笔可观的收入。他的一位同事不无醋意地问他,下一项开发项目是不是制造钻石。能斯特说,“不是,我现在有的是钱,买得起钻石,不需要造钻石了。”
民用航空问世不久,一次大数学家希尔伯特受邀请去外地做数学演讲,题目由他定。于是,它将题目定为“费尔马大定理的证明”。果不其然,听者如潮。可是,演讲内容与费尔马大定理毫无关系。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选一个与演讲内容完全无关的题目,他说:“费尔马大定理的证明这个题目是为万一飞机失事而准备的。”
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1900-1958)的同事们都知道,不能让这位笨手笨脚的人做实验。只要他做实验,一定出问题。同事们戏称之为“泡利效应”。有一天,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又出了问题,找不出原因,泡利也不在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几天后才发现,事故发生之时,正巧泡利乘坐的火车从实验大楼旁边驶过。
简单介绍几个,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作者[抄源]投稿,不代表易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maipos.com/emai/612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麦号的签约作者“抄源”!
希望本篇文章《数学趣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麦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汉武帝逐渐衰老。一天,他在宫中照镜子,看到自己满头白发,形容槁枯,便闷闷不乐起来。他对身边的侍从说:“看来,我终究终免一死。我把国家治理成这个样子,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