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孔子,范蠡,秦穆公 战国:吕不韦,孙膑,韩非子 秦朝:赵高,章邯,项羽 汉朝:汉初名将韩信,梁王刘武,刘向,蔡伦,班超 三国:陆逊,周瑜,诸葛亮 晋:司马炎,王羲之,陶潜 南北朝:高洋,宇文泰,陈霸先 隋朝:杨广,宇文化及 唐朝:秦琼,房玄龄;杜如晦,郭子仪 五代十国:李煜,石敬塘,柴荣 宋朝:赵普,狄青,张俊,贾似道 元:马可波罗,忽必烈 明朝:朱元璋,袁崇焕,吴三桂,朱允文 清朝:和珅,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孙文
《新唐书·杜如晦传》:“如晦长于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身边贤才良将无数,房玄龄和杜如晦就是其中的两员,这个成语说的正是他俩的故事。
房玄龄出身官宦之家,精通诗书文章,十八岁参加科考,考中进士。后李渊起兵反隋,房玄龄投靠李世民麾下,数次陪同出征,出谋划策。他的才智令李世民的父亲都十分赞赏,认为此人将来必可委以重任。后来,房玄龄参与策划“玄武门兵变”,帮助唐太宗李世民顺利登基。
房玄龄善于谋划,慧眼识才,深受唐太宗信任。相传李世民尚是秦王时,讨伐各地叛乱,每平定一方,其他将领都急着争抢、搜刮古玩珍品,只有房玄龄到处寻求有志之士,私下里与他们结交,邀请他们入秦王幕府做幕僚,共同为秦王效力。他为唐太宗招揽过无数贤才,甚至连杜如晦都是经房玄龄举荐,才得到唐太宗重用的呢!
杜如晦年少英才,机敏善断,与房玄龄同心同德,共同辅佐唐太宗开创唐朝盛世。唐太宗建立文学馆,杜如晦在馆中担任要职,位列文学馆十八学士之首,其才华可见一斑。杜如晦因病辞世时,年仅四十六岁,唐太宗为此痛哭不已。多年之后,唐太宗还是常常想起杜如晦,到了他忌日的这一天,总会派官员前往他家中慰问。
房玄龄和杜如晦同朝为相,房玄龄擅长出主意但有些优柔寡断,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却不善谋略。所以每次遇事,房玄龄总能给出许多解决方法,而杜如晦总能对这些主意加以分析,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供唐太宗采用。
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善于决断,两人相知相惜,齐心协力,共同辅佐帝王,因此人称“房谋杜断”,比喻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后世以两人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本文选自《中国老故事:成语故事》(广西师大出版社,2019年4月,亲近母语编写)
从五帝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以清晰的历史朝代为脉络,精心遴选300余个成语;
100余幅生动精美的手绘插图;
5—8岁亲子共读,极佳的亲子共读读本;
8岁以上独立阅读,生字难字全部注音;
“亲近母语”团队精心编创,以优美、流畅的现代母语重述,以现代价值解读。
本文来自作者[书生念露]投稿,不代表易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maipos.com/emai/570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麦号的签约作者“书生念露”!
希望本篇文章《按照朝代填你所知道的人名(每种朝代各2个以上)》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麦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春秋:孔子,范蠡,秦穆公 战国:吕不韦,孙膑,韩非子 秦朝:赵高,章邯,项羽 汉朝:汉初名将韩信,梁王刘武,刘向,蔡伦,班超 三国:陆逊,周瑜,诸葛亮 晋:司马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