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吉林市的朝鲜族现有18万多人,约占吉林市人口总数的4.3%,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乐观的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朝鲜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喜载歌载舞,他们的农乐舞、龙鼓舞、婚礼舞、刀舞和槌衣舞倍受青睐。在大力弘扬传统民间文化的同时,我市的民族工艺品,如绘画、雕刻、草编、剪纸、刺乡等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和浓厚的东北风格。
朝鲜族的婚礼习俗非常热闹,尊老习俗备受称道,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捣衣”劳动。每到中秋左右,妇女们都要拆洗被褥衣服,进行晒喷浆,待其半干后叠成长方形在砧上捶打,这就是“捣衣”。
永吉县兴光村朝鲜族民俗村,已被辟为旅游景点。主要旅游活动有:村民与游客共同歌舞联欢;到村民家中参观民族生活习俗;在具有民族特点的火炕上品尝朝鲜族风味餐。朝鲜族的米饭、米酒、打糕、冷面、小咸菜、山野菜、狗肉全席等风味饮食和充满热情的招待令游客留连忘返。
中国的朝鲜族有200余万人,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其中吉林省占60%以上。朝鲜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语系未定。朝鲜族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是物质生活比较好、问哈水平较高的民族。他们长期以垦荒为业,为开发培植我国高寒水稻,种植东北优质大米做出了贡献。朝鲜族的歌舞蛮声全国。朝鲜族人酷爱体育,讲究卫生,文明礼貌,特别是尊老爱幼的美德受到各族人民的好评。
服饰:像我们印象中的一样,朝鲜族的民族服饰极有特色。年轻女子往往穿着质地华贵、色彩艳丽的长衣裙,中年女子也一样身着漂亮的长筒裙,只是颜色以素色为主;男子则喜穿短上衣,外加坎肩,裤腿宽大,外出多穿长袍。儿童也着长裙,并在衣裙的袖口处配上七彩缎,色彩明亮。
民俗:朝鲜族的房子都以木搭架、屋顶四面坡用谷草或稻草、瓦片覆盖,墙壁多为泥墙刷白灰。现在砖瓦结构的住宅日益增多。
朝鲜族婚礼仪式隆重,分别在女方和男方家两次举行。朝鲜族家庭“男主外,女主内”风俗盛行,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究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
朝鲜族有独特的家庭节日,如回甲节(六十周岁生日)、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
朝鲜族在婚嫁方面有什么习俗?
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人口约为180万。朝鲜族的传统礼仪和禁忌因地域、历史和文化背景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礼仪和禁忌:
1. 尊重长辈:朝鲜族非常尊重长辈,晚辈见到长辈要行礼。在饮食、居住、出行等方面,晚辈都要尊重长辈的意愿和要求。
2. 尊重传统:朝鲜族有许多传统习俗,如祭祀、婚礼、丧礼等。在传统习俗中,晚辈要按照长辈的要求和期望行事,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
3. 尊重文化:朝鲜族的文化中有许多传统元素,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在文化交流中,晚辈要尊重长辈的文化传统,不得随意评论或批评。
4. 尊重地域: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传统礼仪也有所不同。在交往中,晚辈要尊重长辈所在地域的文化传统,不得随意评论或批评。
总之,朝鲜族的传统礼仪和禁忌是建立在尊重长辈、尊重传统、尊重文化、尊重地域的基础上的。晚辈要遵守这些礼仪和禁忌,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和敬意。
朝鲜族对婚事非常慎重,仪式也比较隆重。同宗不许通婚,表亲不许结婚,这是普遍戒律。过去婚姻全由父母作主,媒人在男女两家之间传递信息。女方家同意,男方家便将儿子的出生年月日送给女方家,称为“送四柱”。女方家将男方的“四柱”与女儿的“四柱”相合,无犯相,认为可以通婚。而由媒人通知男方家,男方家同意后即给女方家送去聘礼,叫“纳彩”。婚姻关系一旦确立,双方都不准毁约,如果婚前一方亡故,另一方要为其服丧,有的男方亡故,女方则为寡妇而不许再嫁。在盟内有些朝鲜族人家还有早婚的习俗,男十一、二岁或十三、四岁,女十六、七或十七、八岁即结婚。1949年以后,由于贯彻《婚姻法》,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父母包办、早婚现象已不多见,但婚礼仪式仍然比较隆重,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仪式有新郎婚礼和新娘婚礼。
新郎婚礼,是新郎迎亲时在新娘家举行的仪式。传统仪式中有奠雁礼、互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每一项礼仪,都有其久远的传统。如奠雁礼,是新郎迎亲时带去一个木刻彩画的模雁,放在门外的一张桌子上,新娘穿戴新妆端坐屋内,新郎跪拜模雁,象征新婚夫妇像鸿雁一样比翼双飞,相亲相爱,永不分离。奠雁礼后,新郎新娘一里一外(屋里屋外),相互跪拜,然后交换酒杯,互相敬酒。互拜礼后,进行房合礼,新郎进屋与新娘单独相见、亲近并互相问候。席宴礼,是新郎接受婚席,席上摆满糕点、糖果、肉、蛋等食品,由伴郎和邻里青年相陪进食。席宴将结束时给新郎上饭,碗饭内埋一个去皮的鸡蛋,但新郎只能吃一半,另一半在退席后留给新娘吃,意为夫妻恩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新郎婚礼后,新郎在新娘家先共住一段时间(3~7天),后择吉日返回男方家。女到男方家,公婆出来跳舞,以表示热烈欢迎新娘的到来。
新娘婚礼,只有婚席和舅姑礼。新娘到达第一天举办新婚席,席上有一只煮熟的公鸡,嘴叼一个红辣椒,象征子孙兴旺。新娘宴席要比新郎宴席丰盛。舅姑礼,是新娘到来的第二天早晨举行,实际是新娘将早已备好的礼品献上叩见公婆及亲戚之礼。婚宴后便开始娱乐,至深 夜散去。第三日新郎陪新娘回门。此外还有“初行”、“亲宴”、“姻亲相面”等婚后礼节。
本文来自作者[之山]投稿,不代表易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maipos.com/emai/548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麦号的签约作者“之山”!
希望本篇文章《朝鲜族风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麦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居住在吉林市的朝鲜族现有18万多人,约占吉林市人口总数的4.3%,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乐观的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朝鲜族是一个热情奔放的民族,喜载歌载舞,他们的农乐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