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第7段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
例如: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作用:举例说明纬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主要因素。
扩展资料
课文主旨
文章介绍了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物候学现象来临的有关因素以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与知识,提倡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和研究促进农业生产的大丰收。
本文作者围绕物候这个中心介绍了四个方面的问题,课文因此也可划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l-3),说明什么是物候、物候学。
第二部分(4-5),说明物候研究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10),说明影响物候现象来临的各个因素。
第四部分(11-12),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大自然的语言有哪些说明方法
大自然的语言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做假设等等。说明文的语言的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真实性,周密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举例子)
作用:说明了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2、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下定义)
作用:然我们准确的了解物候的概念。
3、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下定义)
作用:然我们准确的了解物候的概念。
4、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打比方)
作用: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仪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活的仪器”对物候观测的重要性。
5、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2年迟五六天。(举例子、作比较)
作用:从反面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
1.举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②、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这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便于读者理解。 2.作比较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作比较用于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影响。
本文来自作者[甲金磊]投稿,不代表易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maipos.com/emai/296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麦号的签约作者“甲金磊”!
希望本篇文章《大自然的语言 第7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它的作用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麦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大自然的语言》第7段运用分类别、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影响物候来临的因素。例如: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5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