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买骨头啊?还是上次要的猪腿骨吗?”
“对对对,要腿骨,整根的啊。家里老人跌了一跤骨折了,回去熬骨头汤,以形补形。”
上个月,钱大妈在家里不小心滑倒,跌了一跤,送到医院后发现小腿骨折了,脚踝也扭伤了。进一步检查的时候,医生还发现她的骨密度比较低,处于骨质疏松的边界线上,叮嘱家人要好好调理。儿媳为了帮她养骨,隔两天就去买点大骨头回来熬汤,希望能补补身体。
相信不少人都曾听过这样的说法,毕竟以形补形可不是“浪得虚名”的。但是,喝骨头汤能养骨的说法,早就被辟谣了。在骨折后,骨头汤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喝的。对骨折的老年人来说,骨头汤可能带来3个不好的影响。
第一点, 钙含量少,但嘌呤、脂肪含量高 ,对慢性病不友好。骨头汤中的钙含量大约只有1.8毫克/100克,而一百克的大白菜含有的钙就已经达到了40毫克,远远达不到补钙的需求。在熬汤的时候,骨头中的 嘌呤 、 脂肪 都会融入到汤里面,经常喝只怕是更容易发胖, 升高血脂、尿酸等指标 ,得不偿失。
第二点,刚骨折就开始喝骨头汤不仅不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可能 延长愈合的时间 。喝很多的骨头汤可能导致 骨内无机质水平升高 ,从而打乱人体骨质的平衡,反而会导致骨骼愈合得更慢。
第三点主要是考虑到骨折后需要适当的静养,喝很多的骨头汤,饮食结构失调,也会 引发便秘、排便不畅 等问题。尤其是对钱大妈这样的老年人来说,肠胃消化能力减弱,饮食结构混乱,更是会增加便秘的风险。
这样看来,在发生骨折后,喝骨头汤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3步骤
第一步,打好基础,清淡饮食,活血化瘀
刚发生骨折后,患者受伤的部位很容易发生局部的血液循环受阻的问题,出现胀痛不适、淤血等问题都很正常。在这时饮食调理的重点是 清淡饮食 , 活血化瘀 。主要选择 富含维C的蔬菜水果 ,能够 促进骨骼修复 ,加快伤口愈合。
刚发生骨折的 1-2个星期内 不建议大量的补钙,很可能扰乱身体修复的节奏,对骨质愈合不利。
第二步,补充蛋白质、胶原蛋白,促进愈合
骨折带来的 淤血逐渐消散 后,其实就可以开始第二个步骤的饮食护理了,侧重于补充 蛋白质 和 胶原蛋白 ,主要是帮助骨痂生长,增强肌肉的营养供给。可以多吃一些鱼类、瘦肉、蛋白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少吃容易胀气、不易消化的食物 ,以免因为运动量减少,增加消化的负担。
第三步,均衡补充营养,促进骨骼再生
正在骨折发生的 第5周左右 ,可以开始对骨折患者进行补钙。饮食习惯可以逐渐恢复从前的习惯,均衡营养即可。如果你希望骨头愈合的更快一些,可以通过补 钙 、 维生素D 、 磷 等元素促进骨骼再生。
通过深绿色的菜、坚果、大豆等补充优质的钙,这些食物中的钙质可比骨头汤里的含量高多了。而且相比之下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适当的补充维生素D、磷等营养素也对促进钙质吸收有益。
2禁忌
忌大量补钙,容易引发高钙血症
补钙这个行为本身可能是好的出发点,但是在早期补钙不合时宜,大量补钙一则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二则可能导致 血钙水平升高 ,诱发高钙血症,对 健康 反而是一大威胁。
忌过度滋补,易加重肿胀
有些人一发生骨折就想着好好的补一补,但过犹不及,过度滋补,经常吃骨头汤、老母鸡汤、鱼汤或者荤腥的食物,很可能 对骨折处消肿散淤不利 ,也可能加重疼痛。
在发生骨折后,以形补形喝骨头汤的做法,实在是不靠谱的。如果你能记住饮食调理的3步骤和2禁忌,骨折或许能好得更快。
参考资料:
1骨折后,多喝骨头汤、卧床静养好得快?光明网.2019-10-26 14:13
2吃啥补啥,以形补形?别信了,没有科学依据.中国科普网.2019-11-19 06:36
3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专家全面解析髋部骨折.人民网科普.2021-11-10 08:41
“以形补形”这样的说法有科学依据吗?你还知道哪些不靠谱的饮食俗语?
象形药食以形补形食疗的重要原则“以脏补脏”中医的食疗还有一个理论,叫“以形补形”,这是中医通过对自然界的长期细致观察所发现的一些规律。
以形补形的论点有部分是有医学根据的,但是其中会有谬误,不可尽信。对於体内脏腑虚弱以致身体孱弱的患者,进食相应的内脏可能收到补益之效。例如患有虚弱咳或哮喘的人士,可按中医的处方用猪肺煮汤服用,既可缓和病情,更可收补肺之效。
不过,我们必须选择适合自已体质的食物,才能获取食疗的好处,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注意切莫盲目相信以形补形。选择补品时,应该按自已体质及中医的建议进补,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对以形补形要一分为二地看,关键是要对症食疗。
要解释“以形补形”的科学道理,就要从生物和人类在地球表面所经历的漫长的进化历程说起。因为动物和人类都是在地球表面生活,通过呼吸、喝水和吃东西,与地球表面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达到平衡状态,所以人和动物的五脏六腑都有大体相同的物质组成和功能,如心是血液循环器官,肺是呼吸器官等。由于各种功能不同的器官对于各种元素有不同的亲和力,如心脏对元素周期表中间的第4周期以钴为核心的几个元素关系特别密切,心脏病则与钴等元素的平衡失调有关。又如,肝肾等对ⅡB族的元素有亲和力,人吃猪肝后,容易把里面的锌和铁等元素吸收。再如,骨骼对ⅡA族的元素有亲和力,而小孩骨骼生长需要钙,所以不少家长常去买猪骨煲汤,以提供充足的钙、镁。“以形补形”的实质就是根据人体某些器官缺乏某些元素而生病时,通过食用六畜相应的器官来补充所缺的元素,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说,“以形补形”不光是经验之谈,而且是有科学道理的。
根据人类进化几百万年的科学发现而提出的平衡保健理论认为:维持人体内几十种元素的平衡是人类健康长寿最关键的因素。各种心血管病和癌症及奇难杂症等非传染性疾病都与体内的元素平衡失调有关,要防治这些疾病就要补充相应的元素,既不能太多,也不宜过少,关键在于维持平衡,满足人体生活需要量。“以形补形”仅是补充相应元素的一个措施,如眼珠含锌高达2%,白内障与缺锌有关。但吃猪眼或鸡眼等毕竟量小,也可以用硫酸锌糖浆来补充锌元素。
为使“以形补形”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疗效,今后应根据动物各个器官的元素富集情况,结合各种疾病所缺乏的元素,探索出最佳的补充量,以求得最好的疗效。
以形补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什么补什么,也是食疗学说中一个流传很广的观念,但“吃啥补啥”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首先,不要听信所谓的以形补形,决定食物对人体的功效不是取决于其形状,而是看其主要成分。
人的生长发育和维持生命功能需要40-50种营养素,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
任何食物中都或多或少地包含这些营养素,只不过比例不同而已,如肉类中蛋白质和脂肪多一些,蔬果类中维生素和纤维素多一些。
但是,所有食物都需要经过消化、吸收、生物转化、输送等环节,才能通过血液循环把各类营养物质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而食物被人吃下后会分解成多种营养物,不可能是吃什么补什么,也不是以形补形。认为吃什么补什么,完全没有生物化学的机理来支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靠谱的饮食俗语流传甚广。
1、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并无科学依据,老话常认为食物无需无菌,无需特别强调洁净食物,部分人群认为食物适当不干净常可提升患者抵抗力,
但事实并非如此,食物受到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代谢产物污染,可导致患者发生肠道炎症。多数肠道疾病均与微生物感染相关,包括急性肠炎、慢性肠炎,部分患者可发生炎症性肠病,但部分人群认为炎症性肠病感染仅属于诱发因素。因此,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并无科学依据,不干不净的食物很可能导致致病,有可能引发急性炎症,部分患者也可变为慢性炎症。
2、?生吃螃蟹活吃虾
生吃海鲜成为时下的美食时尚,但生食海鲜对健康并不利,各种活的鱼虾蟹贝体内,往往潜藏着各种肉眼很难发现的致病菌。吃了半生不熟受污染的鱼虾,往往出现胃肠不适、感觉迟钝、神经衰弱、血压过低等中毒症状。 有些人喜欢将活虾、鲜蟹用盐渍、酒浸后生食,这样也不安全。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萝卜没有任何的神效,如果比较营养成分的话,萝卜多数情况下,都是表现很一般的「败兵」,只能提供不算多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也就更不用提「萝卜赛人参」「萝卜治百病」等夸张说法了。
至于「夏吃姜」的说法,生姜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等,可以促进食欲。但事实上,各种香辛调味品,都能促进食欲,不是非生姜不可。
4、伤风宜食,发烧宜饿
这在全球都是一个普遍的关于免疫系统的错误认识,目前的科学研究并没有发现“禁食能降低发烧体温”的科学根据。在有发烧症状的时候,本身对人体也是一种消耗,这时千万不能饿着,一定要给予正常的营养摄入,保证营养供给。
本文来自作者[水香]投稿,不代表易麦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emaipos.com/emai/191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易麦号的签约作者“水香”!
希望本篇文章《以形补形对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易麦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又来买骨头啊?还是上次要的猪腿骨吗?” “对对对,要腿骨,整根的啊。家里老人跌了一跤骨折了,回去熬骨头汤,以形补形。” 上个月,钱大妈在家里不小心滑倒,跌...